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就业

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就业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就业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实现高质量就业面临着多重挑战和诸多新老问题,这要求我们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从国家促进创业和就业的大局出发,把科技创新的潜力更好地释放出来。

  挑战:“无就业增长”的困局

  经济“无就业增长(Jobless Growth)”指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速度偏低的现象,在指标上表现为就业弹性系数的下降。就业弹性系数是就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就业增长的比率。该系数越大,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一般来说,就业弹性系数在0.1以下,就可以认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减弱,从而出现无就业增长的趋势。我国“六五”“七五”期间就业弹性系数较高,而在“八五”“九五”期间开始接近于0.1。“十五”之后,系数下降到了0.1以下,而到了“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显著偏离0.1以下。

  无就业增长是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的普遍问题,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变化是导致无就业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时期,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减弱,都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尽快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由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业弹性系数在一定时期必然呈现下降趋势。

  应当看到,无就业增长背后最突出的表现是我国创造就业的能力和实际就业需求量下降,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就业质量的提高。无就业增长是多重问题交织的结果,这些问题包括: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明显,传统人口红利逐步减弱。进入21世纪,劳动力成本整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2001-2010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从10834元提高到36539元,年均名义增速为14.6%,年均实际增速为12.4%。未来10年,我国劳动力的成本将持续上升,传统意义上劳动力大量供给、低成本使用的“人口红利”时代正在逐渐改变。

  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矛盾突出。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并有长期持续的可能,主要体现在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的“就业难”,传统工业集聚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挤出”和就业渠道狭窄,以及劳动密集型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的人才短缺等方面。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高端岗位的速度远远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速,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产业优化升级,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技师等岗位供给缺口将进一步拉大。

  技术进步对就业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显现。例如,一些企业加快了智能机器对劳动力的替代。拥有120万工人的富士康,已着手研发自动化机器人来缓解日益增长的用工成本;海尔2013年的全球营业额同比增加20%,但却减少了18.6%的员工。

  破局: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就是要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培育良好的就业能力、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形成合理的就业结构、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努力实现城乡各类劳动者充分就业、平等就业、稳定就业和体面就业。经济进入“无就业增长”,迫切需要我国根据增长与就业的平衡关系选择未来的增长路径。而从增长的趋势来看,科技创新是破解无就业增长难题的根本出路。

  科技创新开拓新的需求空间和培育新的业态,开辟新的就业岗位。利用科技创新开拓发展新的需求空间,改造生产过程和创造绿色就业,不仅成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方面,也是面向未来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解决就业压力的关键环节。伴随着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的紧密结合,涌现出各种新业态和新经济增长点,对就业产生“再就业效应”和“远期补偿效应”,创造出更多的产业部门和新兴生产领域,从而创造新的就业。OECD(1996)基于其成员国200年的数据研究表明:创新、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尽管短期内科技进步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相对于其巨大的创造效应可以忽略不计。例如,根据《网络就业社保研究报告》(2014),2013年我国网络创业带动直接就业达到962.47万人,其中新创就业岗位470.68万人。

  科技创新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劳动要素的流动与再配置,不断提升就业层次和质量。科技进步本身就可能产生技术和设备对劳动要素的替代,由于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步伐并不一致,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不同,导致劳动要素在行业间的流动与再配置,从低生产率和收入增长的行业向高生产率和收入增长的行业转移,由此导致新的产业逐渐成长,旧有产业逐渐被淘汰。

  科技人力资源优势正在形成,将为保障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可持续增长创造新的优势。我国开始逐步进入科技人力资本的红利期,新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且年均增长在10%左右。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数总量增加到1.4亿人,届时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这将形成稳定和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基石。

  建议: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战略路径和对策

  我们研究认为,以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战略路径是,科学把握我国劳动市场的新情况和新变化,把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加强创业就业与创新发展的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打造创新发展加速度,创造未来发展的新优势,走出无就业增长的困局,支撑经济中高速发展和提质增效。

  一要针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就业增长的需求和特点,探索充分发挥我国科技人力资本红利的有效途径,选择有助于扩大就业、同时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技术战略和路线。二应加强环境营造和政策激励,推动社会由消费经济向创新经济的转变,促进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形成符合我国人力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济增长道路。三是使企业真正成为在扩大就业和促进高质量就业过程中积极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科技服务业机构在扩大就业和创造持续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机制。

  我们还提出四点对策建议。一是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提高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先进适用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首先,要发挥国家科技专项的引领作用,面向劳动力吸纳型技术研发与应用充实调整有关专项,加快形成重点产品、技术系统和标志性工程。其次,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开发重点针对小微企业、现代农业领域的劳动力吸纳型技术,深入挖掘就业潜力。再次,依托高新区等创新载体扩大新产品劳动力吸纳型技术应用示范规模,实现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的协同发展。

  二是强化政策的普惠性,加快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建议进一步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继续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政策的普惠性,加快推广效果显著的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政策,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应对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变化的独特优势,扩大就业规模。

  建议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采取更具弹性的就业政策,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深化创新基金管理改革,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逐步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调整引导基金管理方式,探索母基金运作模式;推动创新基金支持项目与市场化金融机构、新三板市场、创业板等对接。加大需求端创新创业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的力度,向就业乘数高产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

  三是积极培育由工业升级与服务业融合后形成的就业新需求。科技服务业对于扩大内需、吸纳高质量就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国家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都设有专门资金,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在广州、杭州、青岛、成都等7个城市开展了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以及中关村、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的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把促进发展、调整结构与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发展和优化带动更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增加,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调升、调优。鼓励研发服务外包、合同研发组织等服务新业态发展。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

  四是深化就业领域和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充分释放科技人力资本红利。首先,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构建有利于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体系。通过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价值。其次,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使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好地与劳动力市场衔接。推动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进一步提高支撑产业整体转型升级的大量劳动力素质。再次,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探索充分发挥科技人力资本红利的有效途径。破除制约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的体制机制,站在国际化的高度,在规模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科技人力资本存量的开发水平。